健康科普|关注过敏,你做对了吗?
“过敏不要命,但痒起来要人命”——这是多少过敏者的辛酸泪。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竟会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之一,让人们不得不重视起来。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到了春秋过敏季,各大医院呼吸过敏科更是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网上亦有“浪漫过敏症”“氯雷他定人”这些潮语频现,可见过敏已然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是过敏?过敏了怎么办?过敏原结果怎么看?这些问题你都知道吗?本期健康科普让我们跟随三亚市人民医院专家周虹一起聊一聊吧! ![]() 本期专家周虹(右)与主持人清涵 |
1 过敏日是什么时候?
为了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过敏,世界过敏组织(WAO)把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2 什么是过敏?
过敏是指机体在接触过敏性物质后出现的异常反应,是身体的一种过度应激反应,常指由IgE介导的速发型(Ⅰ型)变态反应。我们的免疫系统由免疫防御、免疫调控和免疫监视三种功能构成,当接触致敏物质时,免疫防御功能启动,将其视作“入侵者”,产生反应物抵御入侵,这些反应物一旦过量,就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过敏。
3 什么东西更容易致敏呢?
分为哪几类?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我们称之为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1.吸入式过敏原: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煤气等。
2.食入式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消炎药、蔬菜、水果等。
3.接触式过敏原:冷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注射式过敏原: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5.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
4 过敏的症状是什么样?
会对我们有多大影响?
身体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症状不相同:
1、皮肤(特应性皮炎):反复或长期出现的湿疹,多分布于面、额部头皮、颈部,逐渐蔓延至肘窝、腘窝、小腿和躯干。
2、上呼吸道(过敏性结膜炎):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眼痒、流泪、眼结膜充血和灼热感。
3、下呼吸道(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气促,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或自然缓解,停药后复发症状可呈季节性、常年性发作。
4、口腔(口腔过敏综合征):在食用某种食物后的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生包括口唇、口腔黏膜、舌、咽、喉部的瘙痒,可伴黏膜水肿。
5、多系统(严重过敏反应):暴露于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出现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循环系统等多系统过敏表现,皮肤风团伴瘙痒、咳喘、心悸、血压迅速下降、休克表现,严重可危及生命。
6、消化道:反复或持续出现恶心呕吐或拒食、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等,也可伴有生长发育落后。
5 过敏症会成群出现吗?
1、如果你对某一种物质过敏,你也很可能对一系列类似的分子产生过敏反应。这是因为IgE抗体可能将具有类似结构的一类分子都识别为“威胁”。例如,对橡胶过敏的人往往也对香蕉、苹果、土豆和番茄等果蔬过敏。一般来说,对花粉等常见过敏原过敏的人,长大后会对食物中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的分子产生过敏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叉反应”,可能导致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口腔过敏综合征(又称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多达19%的人可能患有此病。患者在吃了某些食物(主要是生鲜的蔬菜水果)后,口腔和咽喉会迅速出现瘙痒、刺痛和肿胀等症状。相比一般的食物过敏,这类过敏症通常危险性很低,但也很烦人。
2、不同类型的花粉过敏会引发对不同事物的交叉反应:豚草花粉过敏与对瓜类、香蕉、西红柿和黄瓜过敏有关,而艾蒿花粉过敏可能引发对香菜、欧芹及孜然等香草和香料的过敏。
6 什么情况下不算过敏呢?
1、鼻炎是鼻子内部的炎症,主要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或流鼻涕等。虽然花粉或尘螨等过敏原可引发过敏性鼻炎,但造成鼻炎的非过敏性因素也很多,如温度变化、病毒感染和空气污染等。
2、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腹泻、皮疹和皮肤瘙痒等。这些症状比食物过敏来得慢,通常发生在进食几个小时之后。食物不耐受的原因包括:体内缺乏代谢酶(例如,缺乏乳糖酶会导致乳糖不耐受)、肠胃疾病和其他身心因素。对食物过敏者而言,极少量的过敏原就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如果你只是对某种食物不耐受,通常只要少吃一点这种食物就可以避免不良反应。
3、多重化学物质敏感症:油漆、杀虫剂或新开封的塑料制品会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有的人闻到这样的气味会出现恶心、头晕、头痛、肌肉疼痛甚至哮喘等症状。此外,也有人对有香味的日化用品产生类似反应。
4、多达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对除臭剂和空气清新剂等芳香产品“过敏”。这样的情况被称为“多重化学物质敏感症”(MCS)或“特发性环境不耐受”。MCS发生的原因不明,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都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在一些案例中,MCS似乎是焦虑症的一种体现,抗焦虑药物有助于缓解“过敏”症状。从而导致调查结果的差异。
7 男女之间致敏原会有差异吗?
1、科学家发现,男女生理差异确实可影响免疫系统耐受性。例如,男性体内的某种抗体水平较高,这种抗体被认为有助于阻止过敏反应。在过敏症的性别差异中,性激素很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2、在青春期之前,男孩患过敏症的概率是女孩的2倍;但在成年期,女性似乎更容易过敏;而女性在绝经期过后,过敏症的发生率就不再高于同龄男性。
8 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是哪些?
1、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过敏原阳性率分布趋势不同,食入性过敏原中除了花生、大豆外,其他阳性率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鸡蛋和牛奶在年龄分布趋势也下降。且阳性率高达50%以上,其次是猫、狗上皮和交链孢霉。
2、过敏性皮炎患儿食入性过敏原主要是以鸡蛋、牛奶为主,其次是小麦面粉、鳕鱼、虾等。
3、荨麻疹、湿疹患儿食入性过敏原主要是鸡蛋、牛奶,其次是小麦面粉;
4、过敏性哮喘患儿食入性过敏原主要是鸡蛋、牛奶。
9 儿童的过敏原会自行消失吗?
1、大多数过敏症会在童年时期发病,但有些人会在青春期甚至成年后突然患上某种过敏症。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过敏症状也可能逐渐消失。常发生在童年或青春期,在成年之后则极为罕见。儿童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摆脱过敏。
2、在美国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对4万多名在幼儿期患有食物过敏的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约26%的儿童到一定年龄(通常在6岁之前)后不再对食物过敏。鸡蛋、牛奶和大豆过敏是最容易痊愈的。
3、有的时候,幼儿期的某些过敏症状会渐渐消失,但又会转变其他类型过敏性疾病,也很烦人。如果幼儿患有湿疹,这种情况往往在童年后期得到改善,但最终却被哮喘所取代。这些孩子也很可能在青春期患上花粉症。这一系列不断变化的过敏反应被称为“过敏进程”。这种转变的原因仍然是个谜。药物、激素、疾病、吸烟和其他空气污染都可能对过敏进程产生影响。有时某人以为自己摆脱了过敏,其实很可能只是因为减少了与过敏原的接触而已。每个人的免疫耐受水平在一生中也是不断波动的,这主要由基因决定。
10 海南地区会对哪些过敏原最为敏感呢?
了解了海南地区的不同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及其地区差异性,为预防变应原,省医调查了4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在海南地区螨虫是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其中热带螨的阳性率最高。陵水地区的粉尘螨、热带螨和德国小蠊阳性率最高,文昌地区的屋尘螨、狗毛和猫毛阳性率最高。
11 过敏原检测方法有哪些?
过敏原检测分为两类,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医生根据遗传史、病史、临床表现等因素选择最佳检测方法。因此我们在就医问诊时,一定要细心回答医生的问题,这是医生选择检测方式和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1、皮肤点刺试验(SPT)、变应原激发试验(APT)称为体内实验。
a、皮肤点刺试验(SPT)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的一线诊断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特异性,主要用于变应性鼻炎、哮喘、湿疹、食物过敏、昆虫毒液等过敏疾病的病因诊断;
b、变应原激发试验(APT)主要用于当临床上高度怀疑过敏反应疾病,而SPT和血清sIgE检测皆为阴性时,或查出多种变应原致敏,需要寻找关键的致敏变应原时,或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
c、进行SPT和APT检测均需停用抗组胺药物一周,并且需要在医院有急救设备的场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2、血清过敏原检测称为体外检测,此方法检测前无需停用抗过敏药,患者需采集3-5毫升血液,检测血清中特定的过敏原抗体,目前可实现40余种不同过敏原同时检测。因其创伤性小、检测面广、危险系数低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这也是我们大众最为熟悉的一种方法。
12 过敏了怎么办?
过敏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类: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能尽快缓解症状。
较为常见的有: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对因治疗,分为两种:a、一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根据世界过敏组织的推荐,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本身就是治疗过敏疾病的有效措施,b、吸入性过敏原在环境中无处不在,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环境中吸入性过敏原的浓度,从而避免或减轻过敏症状的发生。
13 脱敏治疗是什么呢?
脱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使用历史超过100年。脱敏治疗是通过给予特定的过敏原来建立免疫耐受,这是唯一已知的通过靶向过敏原激活的免疫细胞来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
14 多大的孩子适合脱敏治疗?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这项治疗呢?
脱敏治疗适用于4岁或5岁以上、病情控制良好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对于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或改变环境充分控制病情的哮喘患儿,通常推荐进行脱敏治疗。哮喘患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是接受脱敏治疗的最佳时期,总体疗效较成人患者更好。
15 脱敏可有哪些方式呢?
脱敏治疗的方式脱敏治疗包括皮下免疫治疗与舌下免疫治疗,这两种方法均被证明可以减轻症状。有研究表明,皮下免疫治疗在减少咳嗽方面更有效,而舌下免疫治疗对喘息的反应更好;对室内尘螨和花粉过敏的患者,舌下免疫治疗普遍有效;脱敏治疗的效果持久,在脱敏治疗停止后至少可保持7~12年。与传统药物治疗不同,脱敏治疗需要精确诊断致病过敏原,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皮下免疫治疗与舌下免疫治疗的有效剂量都与过敏原有关。
16 做脱敏治疗会有什么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哮喘患者1秒用力呼气量<70%应该是皮下免疫治疗的明确禁忌证。严重哮喘的患者避免使用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严重反应的风险。此外,在花粉高峰季节调整过敏原剂量可能会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舌下免疫治疗相对安全,很少出现过敏反应,没有死亡报告,但可引起一些轻微的局部副作用,如瘙痒、肿胀、溃疡、刺激和疼痛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合并发生。对于小儿哮喘患者来说,舌下免疫治疗因可避免注射而更具优势,通常耐受性良好,即使使用多种过敏原或高剂量的方案,也很少见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外,舌下免疫治疗可以在家中实施,因此依从性更好。
17 是否需要考虑到间接成本
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脱敏治疗的费用哮喘脱敏治疗的成本-效益取决于暂停治疗后临床获益的持续时间,以及脱敏治疗维持阶段的直接费用与节省其他药物费用之间的平衡。许多研究表明,在治疗哮喘相关的过敏性鼻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方面,脱敏治疗比药物治疗更具成本效益,特别是考虑到间接成本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18 脱敏治疗有疗程需要多久?
哪些注意事项?
1、脱敏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两到三年,需要医生和患者双方共同的配合和努力,方可获得良效。在开展脱敏治疗之前,患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学习相关知识,要了解治疗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没有行为能力的小孩子,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悉心照料。
2、脱敏治疗的疗效因人而异,而且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因此,在治疗之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疾病以及严重程度、变应原和疾病的关系。患者的基础情况、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例如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会更加明显,而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则疗效相对欠佳。
3、特异性免疫治疗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开始前,患者或者患儿的监护人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治疗原则、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抢救措施、过敏反应史,以及在出现不良反应时给予医师进行及时救治处理的授权,并保证承担相应的费用。
4、对于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必须在专业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操作进行。注射后在诊室观察30分钟,观察期间要及时报告身体情况。口服免疫疗法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在家自行按照操作方法完成即可,但要注意每日固定时间服药治疗。对于小孩子,家长的监督尤为重要。
专家介绍
周虹,护师,拥有十年儿科护士工作经验,热爱儿科护理工作,始终秉持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致力于为小患者提供安全、温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近一个月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学习脱敏的相关知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