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健康教育

登革热疫情防控,科学灭蚊是关键

【字体: 打印
2024-09-24 17:00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


登革热疫情防控,科学灭蚊是关键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城市、半城市化地区。

受气候变化、全球化、城市化、生态环境改变等自然和社会多因素影响,我国登革热呈现本地流行省份逐渐增多的趋势,流行范围从两广地区沿东南沿海向北扩散至华中乃至黄河以南地区,受威胁人口超过一半。

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登革热的防控压力逐渐增加,登革热本地流行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受登革热威胁的人口也可能进一步增多。

一、媒介伊蚊的种类、

分布和习性

在我国,登革热主要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其成蚊体、翅和足上具黑白相间的斑纹,故有“花斑蚊”之称。

白纹伊蚊分布较广,分布区位于北起沈阳,经河北秦皇岛,山西太原,甘肃天水、陇南,四川雅安,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广东雷州半岛小部分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临沧市等三州市的边境区县,台湾嘉义县以南和澎湖县部分地区。

左:白纹伊蚊;右: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是半家栖种类,埃及伊蚊是家栖种类。它们的幼虫大多孳生于房前屋后和室内中小型积水。现在地下管网积水也逐渐成为白纹伊蚊的重要孳生地。成蚊可多次、反复吸血,吸血活动一般在白天,尤其以晨昏两个时间段为主,夜间极少监测到其活动。绝大多数在孳生地、栖息地周边200米半径范围内活动。

二、媒介伊蚊的控制

01 孳生地清理

当前登革热控制主要以病例管理和媒介伊蚊控制为主。城市环境中,媒介伊蚊的孳生地种类多,分布广,彻底清理难度较大。因此,媒介伊蚊孳生地清理需要按照“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全民参与”方针,反复巡查清理,将孳生地控制到最低数量,才能大幅降低媒介伊蚊的密度。具体措施:

.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蚊虫孳生水体;

.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

.盛放饮用水容器严密加盖,种养水生植物容器5-7天换水1次,彻底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

.园林景观等处竹筒树洞用灰沙堵塞,留根竹筒砍出裂缝使其不再积水;

.轮胎叠放整齐并严密遮盖防积水。

检查中发现有幼虫孳生的积水,应倾倒在水泥地或泥地上,不要倒入下水道中。

02 幼虫控制

对于一些不能处理和难以处理的媒介伊蚊孳生地,可以采用化学防制生物防制技术进行幼虫控制。

生物防制包括在其中投放足够数量的中小型观赏鱼,以消灭水体中媒介伊蚊幼虫。化学防制包括在一些人员难以到达的屋顶平台、建筑死角、下水道等场所,定期对水体喷洒或投放缓释的有机磷杀虫剂(双硫磷、倍硫磷)颗粒和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S-烯虫酯)制剂,以减少水体中媒介伊蚊幼虫的孳生。

03 成蚊控制

1.滞留喷洒技术

成蚊除了雌蚊吸血以外,雌雄蚊都需要吸食植物汁液,会在植物上停留。雌蚊饱血后,也会在一些阴暗潮湿的墙面上停留消化血食。

正在吸食植物汁液的雄蚊和雌蚊

因此,对于蚊虫孳生地周边伊蚊喜欢栖息的低矮植物、楼梯背面和洗手池下方等室内外阴暗潮湿的墙面,可以使用滞留喷洒技术,在植物叶片背面和墙面形成具有持效的药膜。当成蚊在这些表面停落时,接触药剂导致死亡。

其中在植物叶片上施药的技术又称为“绿篱技术”。为了提高绿篱技术的控制效果,可以调查当地媒介伊蚊喜欢停落的植物种类,从而有重点地进行施药。

室内的滞留喷洒一次施药能维持近1个月的药效,是一种高效的控制技术。但“绿篱技术”在多雨的季节容易受雨水的冲刷,从而降低持效,需要两周左右喷洒一次,暴雨之后需再次喷洒处理。

2.超低容量喷雾技术

媒介伊蚊在每天的活动高峰,会在飞行中寻找人群吸血。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空间中喷洒雾滴直径小于30μm的杀虫剂雾滴,顺风缓慢飘落的杀虫剂雾滴可以在空气中飘浮30分钟左右,与飞行的蚊虫接触后杀灭蚊虫,从而最大范围地与蚊虫接触达到杀灭的效果。

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超低容量喷雾能最高效地杀灭环境中活动的蚊虫,单位面积施液量又很少,是成本效益比较好的一种控制技术。

3.热烟雾技术

热烟雾技术利用发动机产生热废气的高温将杀虫剂汽化并随热废气喷出,在空气中再次冷却凝聚成极细的烟雾。热烟雾渗透性好、可及性高,可以将复杂空间中停留和飞行的蚊虫都予以控制。实施过程中,公众能看到喷雾操作过程,宣传作用较大。

热烟雾和超低容量喷雾都属于空间喷雾,其作用是快速杀灭成蚊,但热烟雾更适合用于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等相对密闭的环境内灭蚊,在有易燃物存在时热烟雾有引发火灾的风险。

工作人员正在灭蚊

4.遗传绝育控制技术

由于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所以除了化学杀虫剂以外,通过遗传绝育技术也可以实现降低蚊虫种群密度的效果。

目前较有潜力的为辐射不育,即采用X射线照射雄性成蚊而杀死其生殖细胞导致不育。当不育雄蚊被释放后,同野外雌蚊进行竞争性交配,导致其所产的卵不孵化,达到降低蚊虫密度的目的。在美国,辐照不育技术已经被用于控制埃及伊蚊。我国已有科研单位建立了白纹伊蚊X-射线照射绝育技术,有待推广应用。

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在自然界节肢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接近立克次体并能经卵传递的革兰氏阴性胞内共生菌。实际运用中,通过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不叮人的雄蚊与环境中的沃尔巴克氏体阴性雌蚊交配,产的卵不孵化,可显著降低环境中蚊虫种群数量。

该技术在新加坡、泰国、墨西哥、波多黎各、澳大利亚等国开展了试点研究,已有成功的案例。该技术在我国也开展了相关实验室和相对隔离小岛等的现场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旦农业农村部批准该技术上市,可以为我国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提供一项新技术。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文域名: 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主办:三亚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4602000029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4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