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标    题:三亚卫生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索 引 号:00823231-6/2012-05110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三亚市卫生局
  • 成文日期:2009-06-28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2012-02-16
  • 主 题 词:
  • 文件状态:
  • 效力说明:

三亚卫生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12-02-16 10:03:27

三亚市卫生局

三亚卫生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各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抓好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又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创造性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一是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广大党员参加,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二是实事求是查找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网上征集意见等途径征求意见,班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归纳整理20条意见;三是联系卫生工作实际,突出实践特色,抓好整改。卫生资源整合、人才培训和引进、学科发展、推进卫生市、镇、村一体化管理等,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潜力,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力求取得科学发展实效;四是围绕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为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完善、规范了行政执法制度、程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了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初步解决了一批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取得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

(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农村卫生院人员培训。组织农村卫生院业务院长到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医疗质量管理轮训,举办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治等骨干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338人次,安排22名农村医技人员进修学习,为农村卫生院招聘应届毕业生6名。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抓好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上半年, 全市补偿28470人次,补偿金额896万元,其中门诊补偿23582人次(家庭账户补偿23582人次、门诊统筹补偿19447人次),补偿金额103万元,次均门诊统筹补偿8.43元;住院补偿3400人次,补偿金额749万元,次均住院补偿2203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例40.67%;住院分娩补偿1382人,补偿金额41万元;慢性病补偿106人次,补偿金额2.37万元。积极开展2008年度回溯补偿和二次补偿工作。共回溯补偿3127人次,回溯补偿金额64万元;二次补偿1973人,二次补偿金额462万元。极大地提高了补偿的程度和水平。三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院的技术扶持力度。“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共安排86名城市晋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医疗机构进行一年挂职对口支援工作,市医院、中医院、保健院继续对口支援崖城、田独、林旺中心卫生院。四是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省配套了天涯、田独中心卫生院救护车和B超机、病床190张,完成了藤桥等卫生院病房、发执、肠道门诊建设608.2平方。五是农村改水和卫生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投入11万元,改水受益人口1123人,投入35.56万元,改厕591户。上半年组织100多次、出动人员5万多人次开展卫生环境大整治活动,清理卫生死角1000多个,组织专业队伍下到各镇开展除“四害”,发放药品50多吨。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扩大“汽车流动扶贫医院”服务点。今年16月,已派出医疗队10批次,医务人员86人次,为山区、老区2500多名群众免费诊治,免费提供药品约3万元,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万份。缓解了边远地区、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

()突出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制定了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等。上半年全市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393,发病率为253.27/10万,死亡率为0.73/10,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17%,无重大疫情发生。

1、疾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抓好疫情监测工作。鼠疫、霍乱、艾滋病、人禽流感监测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落实。上半年艾滋病监测各类人群3301人、自愿咨询检测246人次,病媒监测310点次,流感门诊监测病例总数为55490人次,流感样病例总数为1338人次,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总数的2.41%,腹泻病人采样检测40份,动物粪便采样19份,外环境(水体)采样检测26份。

----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1)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防控工作未雨绸缪,科学应对。一是市委、市政府对防控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拨付专项防控经费。二是制定了《三亚市应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成立医疗救治、流行病学、应急处置三个专家组,指定收治医院、隔离酒店。三是开展全员培训和防治知识宣传。开展甲型H1N1流感骨干培训四期,培训96人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培训78期,培训人员3500多人次。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在社区设咨询点积极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公众媒体提供宣传资料。四是开展应急演练和物资贮备。516,组织农垦三亚医院、检验检疫、旅游、交通、机场等部门开展应急演练,并对应急演练点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点收治医院做好消毒、治疗药品的贮备。五是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和疫情报告,并于512实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日报和零报告制度。525止,共对来自疫区的4名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3名外国留学生实行医学留观。

2)抓好手足口病防控。加强疫情监测与控制工作,415起实行手足口病住院病例日报告。同时加强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技术保障。加强督导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全市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的开展和运行情况进行常规性的督导,做好病例的预检与转诊工作。

   3)做好规划免疫工作。增加重点地区疫苗接种运转频次,提高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开展全市17岁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活动,补种1850人次。上半年,“六苗”接种率95%以上,强免接种率达到97.3%,监测发现麻疹4例、风疹4例、腮腺炎2例,15岁以下乙肝2例、疑似乙脑11例,未发现AFPNNT病例,无白喉病例发生。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4)加强艾滋病防治。全面落实省政府艾滋病防治责任书的任务和目标,抓好宣传、疫情监测、行为干预、感染者的随访、美沙酮维持治疗及“四免一关怀”等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完成艾滋病中盖项目基线调查工作。一是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力度。向歌舞厅、桑拿按摩店等场所发放宣传折页4260份。二是做好行为干预。共发放安全套8360个,向吸毒人员发放合格针具30560支,回收29490支,回收率为96.5%,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122人。三是开展监测。国家级哨点监测工作采血问卷352人,VCT服务并进行网络报告共329人次,检测264人次。我市防治工作得到省防艾办的充分肯定和较高的平价。

5)抓好疟疾和结核病防治。发现疟疾病人4,治疗4 ,治疗率100%, 追踪随访100%;血检6541人次,春季共对6个村进行1265人全民服药,服药率96%,服足量率97%,108个村队4689人进行对象服药,药服率95%,服足量率96%,82个村队开展药物浸泡蚊帐,浸泡蚊帐13562顶,浸泡率97%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084例,确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33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139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9例,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170例,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15例,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104人,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例,涂阴肺结核病人1例。对确诊的全体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并进行规范管理。举办培训班5期(乡村医生2期)42人次,PPMD 350人次。

6)皮肤性病防治工作。做好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工作,确定市人民医院等26家医疗机构为性病监测点,对市区综合性医疗机构皮肤性病科、妇科、泌尿科、检验科相关医务人员、信息员共100多人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了性病诊断、报告质量、疫情管理水平,上半年共报告性病342例。

7)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按《三亚市2009年碘盐随机抽样监测方案》,抽检监测碘盐300份,合格率99.29%,覆盖率为94.33%。市级碘缺乏病评估均达到了消除指标。启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共完成165例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卡的发放工作,并给予免费治疗。

8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知识。共发放宣传单6多万张、宣传折页7万多份、制作宣传画5000多张,共制作及更换46/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包括候车亭、市区宣传栏)。在市电视台《健康之窗》、报纸《生活・保健》、广播开《天涯之声》展了专题和专栏;利用各种卫生日,开展宣传教育,分别利用世界卫生日、计免日、疟疾日、结核病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碘缺乏病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健康知识等。举办各类培训班4期。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班和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业务骨干培训班共245人参加培训;中、小学校学生常见病、常见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班共150人参加培训;防控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讲座共75家单位派员参加。

2、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利用 “降消”项目的有力支持,继续把加强孕产妇和0-6岁儿童的系统管理作为妇幼卫生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妇幼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市住院分娩率99.72%,高危住院分娩率100%,新法接生率99.75%;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4.1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62.47%,孕产妇死亡率35.24/10万;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34.86%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46.66%;新生儿死亡率8.10,婴儿死亡率10.5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45‰,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累计培训市、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1338人次。今年上半年(1-4)利用“降消项目”专项经费,已对430多名贫困孕产妇进行医疗救助,减免医药费7.0350万元。积极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和儿童保健工作。截止至520,全市妇科病普查人数共计1912人,查出患有各种妇科病的有1122人,发病率58.7%,对发病者都及时进行了治疗和追踪。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共进行幼儿园幼儿体检2100人次,院内开展儿童体检3054人次。还深入到各幼儿园、托儿所开展手足口病排查工作,共排查7000多人次,检查指导33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一步规范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3、卫生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开展三鹿奶粉事件的补偿工作,保证社会稳定。按省卫生厅要求,共对49名患者发放了补偿金9.8万元。二是出色完成了环城高速公路道塌方的应急抢救任务。641130分,接到市应急办通知后,我局立即派出5台救护车,23名医务人员立即奔赴现场,局领导在赶往事故现场途中,立即通知各医疗机构预留病床、二线、三线人员待命等救治的准备工作,市人民医院、农垦三亚医院、解放军425医院的二线、三线人员第一时间到位,听从指挥。局领导靠前指挥,带领卫生应急办、局办公室和20多名医疗救护人员坚守现场65个小时,向前线指挥部提供受困人员生命支持方案。受困人员解救后,市人民医院全力做好受困人员的身体检查、进行心理治疗,8名受困人员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很快恢复了健康。在本次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中,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指挥、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检验,是一次成功的实战。市卫生应急办、市人民医院和邹宝仓副局长等5名同志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4坚持依法行政,公共卫生监督效能得到增强认真贯彻卫生部“五五”普法规划,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了《卫生行政执法处罚程序》、《卫生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涵盖人员培训、错过责任追究、督审查、投诉举报、办理时限、服务质量、奖惩等执法全过程,将执法职权和执法程序有机地统一起来,保证了严格按程序履行执法职权,各执法程序相互衔接,保证了执法服务高效、有序运行。二是打击非法行医专项工作成效明显。制定了《2009年三亚市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加强对打击非法行医的宣传和广告发布管理。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将“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标语和举报电话公示于电视、报刊上,并做出举报经核实者给予奖励的承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的氛围。实行医疗广告联合审查机制,建立起与工商、宣传等部门对医疗广告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超声技术在妊娠检查和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凭证引产制度。对全市25家有关单位在B超机使用管理、孕妇检查灯具以及医学、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手术病历资料的归档和凭证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与医疗机构签订《三亚市医疗机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促进制度的执行和责任的落实;加大传染病监督力度,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和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监督。共对206家医疗机构坐诊医生、护士进行了执业核实,查处新兴门诊部,吊销妇科诊疗科目据统计,上半年取缔无证行医6户次,没收药品器械20箱、医疗器械62件,价值约0.5万元,没收非法所得0.3万元,罚款1.8万元。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初步建立起管与教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非法行医行为得到了遏制。三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管。继续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阳光监督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效能;做好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出色地完成了2009年亚洲博鳌论坛年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以创建国家卫生城为契机,加大对“五小”行业的整治,抓好公共食堂,特别是学生食堂的监管,严防特殊群体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上半年实施卫生监督1060户次,公共场所监测1375项次,整治“五小”店铺1483家,实施行政处罚18家次,罚款2.3万元,扣没生产用炊具、用具、设备共162件。

(三)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推进,完成了西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配套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用车,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达100%。共派出12名社区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提高了社区服务能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市医院的整体规划,二期工内科楼的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年内可开工建设;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等程序;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已落实土地,现正在加快规划、设计等工作。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共引进18名高级医技人才和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到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工作。

()抓好“亮睛工程”项目,群众得到实惠。3月份项目起动后,在市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卫生、宣传、民政、各镇区、农场等部门开展了宣传发动、造册登记、初筛、复筛、手术准备等大量工作,市卫生局抽调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协调各相关市县做好病人接收、转送。至6月底,我市完成了造册登记3568人、初筛3109人、复筛1345名,确定符合手术标准1617人,已施行手术的患者435名。我市部分因其它疾病目前尚未施行手术患者,经治疗调整好身体状态后,即可接受手术治疗。“亮睛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我市培养了眼科医务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市眼科专科的发展,提高眼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和群众看眼科疑难病症的紧张情况,

(五)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服务更加规范。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民主评议医院活动”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一是抓好核心制度的执行。继续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促进了医疗机构积极主动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大病历和处方的检查力度,实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二是强化“三基三严”训。各单位建立起培训和考核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切实强化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三基三严”训练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上半年举办《处方管理办法》等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26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整体服务技能。三是认真贯彻《海南省医院院长问责制》,建立起医疗机构院长目标管理评价制度,制定了以“医疗质量、科学管理、安全服务、医药费用”为重点内容的考核标准,强化了院长的法律意识和公益意识,维护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医院内涵建设受到重视,基础管理得到加强。四是加强督查。成立专门的督察机构,对医疗服务规范、质量管理、收费等巡回监督,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开展处方评价1.2元多份五是开展“卫生惠民服务工程”。继续推行惠民病房、单病种限价收费、检查检验报告“一单通”、处方评价等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惠民措施。市中医院逐步完善惠民病区建设,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市妇幼保健院设立惠民病床,对惠民对象的各项服务收费下调30%,并做到服务低价不低质。对农村特困家庭,下岗低保人员实行医疗费减免;市人民医院安排30张病床开设惠民病床,明确惠民病房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减免10%以上;实行医学检查结果一单通,在不影响疾病诊疗、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市级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限价收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单病种实行限价收费,把限价病种、收费价格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市人民医院将6个常见、多发性病种列为单病种限价范围,市保健院推出4个病种实行限价收费。市中医院推出7种常见手术项目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收费服务。市医院、中医院、保健院三家单位惠民服务工程共减免医疗费用4万多元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各单位不断优化执业环境,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秩序,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据问卷调查,医疗服务满意率为96.7%“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医德医风进一步好转

(六)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继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政策倾斜政策。一是重点加强农村中医药基础建设,加快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步伐,进一步完善了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层网底站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二是做好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前期准备各项工作。召开了部署会议,制定了工作方案。是抓好中医药人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举办中医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68人次。四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不断提高中医药在临床上的使用率。全年在全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36项,市中医院中医治疗率达90%,中心卫生院中医治疗率从2002年的9%增加了今年上半年的54%中医药特别是在农村得到了充分发挥,降低了医疗费用。五是充分发挥市中医院中医专科特色和龙头作用,专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市中医院骨伤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十一五”规划建设重点专科,并被批准为“国际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基地”,为海内外来宾提供中医康复治疗,赢得了广泛赞誉

    (七)抓好行风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一是完善制度,重点抓好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联合监察、检察、物价、纠风、工商、药监部门制定了《三亚市2009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制度》等管理制度。实行药品、医用耗材、试剂集中招标采购及临床用药季度统计报告制度,全面掌握和严格监督各单位的药品和耗材采购、临床用药等重点环节情况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据统计,市级单位有96.6%的药品、医用耗材从网上招标采购,市医院门诊处方金额比去年下降5.9%,出院病人总费用下降了3.0 %,市医院、中医院、保健院三个单位的平均每诊疗人次医药费用、平均每出院者医药费用、药品收入医药比例“三大控制指标”均在我局规定的范围内。二是开展民主评议医院活动,全面落实政务、院务公开。制定了民主评议医院活动方案,召开动员会,扩大群众参与面。深化政务、院务公开内容和范围,把政务、院务公开列入年终考核内容。活动促进了医院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成本核算、落实便民措施等内涵建设,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开展政治思想和法制教育,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开展干部职工学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活动,组织干部参加省、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提高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上半年查处违、违纪人员2名,并解除聘用合。四着力解决热点问题。针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等卫生行风的热点问题,继续开展处方评价、检查检验一单通、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惠民、便民活动五是畅通投诉渠道,加强行风建设监督。设立了投诉受理机构和设立投诉电话,聘请7名社会监督员,落实投诉处理,做到诉必理,理必果。我市卫生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八)做好红会、医学会和安全生产等其它工作。市红会共募集捐款元, 16月组织人6000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全市临床用血全部实现100%来自无偿献血。投入募捐款 4.2万元,对5名贫困重症患者进行医疗救助,开展卫生救护培训18期,培训人员800多名。医学会组织完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9宗,吸收20多名专家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举办内科学等学术会议142600多人参加,完成继续医学教育IC卡管理2500多人。妇委会积极抓好全系统和责任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健全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投入不足,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市财政对农村卫生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工作用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工作用房紧张、设备条件十分落后,大部分卫生院基本的仪器设备缺乏。同时,农村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办理手续多,占用资金大,影响了建设进度。

(二)人才缺乏,现有人才素质不高。市级医疗机构缺乏学科带头人,农村卫生院人员技术职称低,水平不高。

(三)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短缺。卫生系统建设项目在建的中市人民医院、中医院项目的建设资金短缺。

(四)重大传染病防治任务艰巨。我市是霍乱、登革热的老疫区,我国周边国家及邻近省份均有疫情,作为旅游城市,输入性传播的风险很大。因此,防治工作任务重。

(五)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机关、卫生监督所、合管办、卫生院人员编制少。如我市饮食行业发达,卫生监管单位多,日常卫生监督工作量极大;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对卫生需求迅速增加,农村医疗服务量迅速增大,由于医疗机构的特殊性,需实行三班制,节假日也正常上班,但由于各岗位人员编制不足,造成医务人员正常休息得不到保证,卫生院抽派人员定期培训难。

三、2009年下半年工作设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市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规划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关要求,加快卫生事业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社区的卫生投入,人才资源建设等,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缩小城乡之间服务差别,强化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民、惠民功能,确保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一)继续抓好“医院管理年活动活动”、“民主评议医院活动”和抓好反商业贿赂各项工作,促进行风建设。不断总结创建经验,扩大活动成果。通过完善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促进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范。进一步抓好反商业贿赂各项工作,积极讨探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在广大医务工作者中树立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风尚和集体荣誉感。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是继续抓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重点控制甲型H1N1流感、SARS、人禽流感、艾滋病、肝炎、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完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重点加强防保所能力建设,完善职能、绩效考核制度,抓好人员培训,建立防保所与乡村医生的工作机制,提高镇村级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二是抓好妇幼保健工作。重点抓好“降消”项目组织实施,提高妇女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三是进一步落实职能责任,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信息和指挥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工作。四是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三)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一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农村卫生院管理,强化农村卫生院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二是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大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抓好监管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合作医疗便利报销制度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参合资金监管,用好合作医疗资金,促进合作医疗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抓好以中心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院基础建设,配套基本医疗设备,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四是认真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继续做好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卫生院,落实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前到农村服务制度。五是在农村卫生院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零差价”服务收费经验。

(四)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条件。二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贯彻社区全科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医技人才进社区工作。三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实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推动社区首诊制度试点。四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评价,依法严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管。五是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零差价”服务收费。

(五)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耗材、药品采购行为,扩大招标采购范围。总结开展惠民病房、门诊试点、医学检验“一单通”、单病种限价管理的经验,在深入调研测算的基础上,科学确定限价病种,收费标准,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继续开展“汽车流动扶贫医院”活动,为边远山区送医送药。

(七)加强行全行业监管。一是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评议考核制度。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责任追究的意见》,完善医疗机构扣分退出机制,坚决查处无证行医、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等违法违规行为,联合计生部门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贯彻执行《献血法》,加强采供血管理,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推行食品、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和阳光监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抓好“五小”行业整治。以学校食堂监管为重点,抓好集体食堂卫生,积极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各项工作;二是加强监执法队伍建设,做好药品食品部门整合工作。完善市卫生监督所和镇防保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监管水平。三是实行卫生事业单位人员评聘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公开竞聘,双向选择,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强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大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人员派出进修、培训力度,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带动学科发展。四是改革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和人员分配制度,抓好医院内部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严禁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推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八)抓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服务和协调,加快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二期,市卫生监督所、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做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搬迁前期工作。抓好农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基础项目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满足服务需求。

(九)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落实市政府关于引进卫生人才的优惠政策,实现年度引进人才30名的目标。做好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毕业吸收安排,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亚市卫生局

                                   2009628


(此件主动公开)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文域名: 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主办:三亚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4602000029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4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