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以治愈吗?感染后该怎么办?详细解答来了→
肝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器官,具有合成、代谢解毒、分泌和免疫防疫等功能,被称为“人体安全卫士”,但同时它也是一个脆弱的器官,一旦受到损害将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特邀海南省人民医院院感疾控部部长吴彪,和广大网友分享爱肝护肝的科普知识。
01
病毒性肝炎损伤大
当心叠加感染风险
肝损伤是指疾病导致的肝脏损伤,而肝病的种类有很多,肝炎正是肝脏疾病的一种,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常见的感染性病因是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吴彪表示:“大众熟知的脂肪肝是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肝炎,和它相似的还有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它们也是‘肝炎家族’中的一份子。”
病毒性肝炎会对肝脏造成持续的炎症性损伤,进一步发展至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增加患肝癌风险。有数据显示,90%的肝癌患者是从慢性乙肝和丙肝发展的肝硬化“进化”而来。
吴彪介绍,在五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中:
•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
•乙肝和丙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同处一室、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
•丁肝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一般是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值得警惕的是,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出现重叠感染的情况,例如乙肝病人可以重叠感染甲肝或者戊肝,此时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需引起重视。
02
进行肝炎病毒筛查
早发现早干预
为了有效管理慢性病预防和治疗,今年海南将全面实行“2+3”健康服务包项目,将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等病种纳入管理,其中,有一项重要指标便是防治肝炎。
“海南病毒性肝炎每年新增感染者比例仍是较高的。”吴彪表示,肝炎对海南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加以有效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所以防治肝炎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
吴彪建议,18岁以上人群要积极进行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筛查,及时了解自身肝脏健康状态,这是做好早期干预的第一步,而肝炎病毒快速抗原抗体筛查仅需20分钟左右就能快速有效地判读结果。
如果在初筛中发现是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做进一步诊断,再视情况展开对应治疗。
目前,甲肝、戊肝属于自限性疾病,前期对症治疗可治愈。丙肝也可以完全治愈。乙肝虽然是无法治愈疾病,但通过专业治疗和定期随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必过于恐慌。
03
预防病毒性肝炎
接种疫苗是首选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肝炎携带者需要注意: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吸烟,不饮酒,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
•加强营养摄入,多吃奶类、蛋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及绿叶蔬菜、水果、杂粮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尽量不吃过于刺激的食物;
•避免前往不具备专业消毒措施的理发店、美容店、小诊所打耳洞、修眉、纹唇、纹身等;
•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具、剃须刀、注射器及取血针等,禁止献血、捐献器官和捐献精子等,并定期接受医学随访;
•接种相关肝病疫苗,进行多重保护。
目前,预防感染病毒性肝炎,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乙肝疫苗有10ug、20ug、60ug,无论是哪种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有效性抗体保护一般可维持30年左右,可定期复查乙肝抗体滴度,一旦乙肝抗体滴度下降可视情况进行补种。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不能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下,建议接种甲肝、戊肝疫苗,防止重叠感染,避免加重肝脏损伤。”吴彪提醒道,如果家中有确诊的乙肝携带者,建议家人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及早在身体里构筑起乙肝抗体。
肝炎疫苗接种点
海南各市县接种门诊
均可接种乙肝疫苗
成人的甲肝和戊肝疫苗
需要向疾控中心咨询
下面附上戊肝疫苗接种点名单↓